• 關於習藝所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習得中秋米月餅禮盒新裝上市
    • 習得禮盒新裝上市
    • ​培力壯世代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重啟技職教育 創造工作機會
  • 場地服務
    • 場地租借
    • 夢想50+咖啡館
    • 孫理蓮紀念館
  • 培育成長
  • 捐款支持
  • 習得品牌
    • 習得禮盒
    • 習得手工餅乾
    • 習得茶
  • 習得夢想號
  • 打工換宿
    • 心得分享 >
      • 打工換宿生活初體驗
  • 愛的故事
    • 走出生命困頓
    • 陪伴走出傷痛 迎接信心與希望
    • 延續歷史記憶,經緯編織下傳遞的新希望
花蓮習藝所
  • 關於習藝所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習得中秋米月餅禮盒新裝上市
    • 習得禮盒新裝上市
    • ​培力壯世代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重啟技職教育 創造工作機會
  • 場地服務
    • 場地租借
    • 夢想50+咖啡館
    • 孫理蓮紀念館
  • 培育成長
  • 捐款支持
  • 習得品牌
    • 習得禮盒
    • 習得手工餅乾
    • 習得茶
  • 習得夢想號
  • 打工換宿
    • 心得分享 >
      • 打工換宿生活初體驗
  • 愛的故事
    • 走出生命困頓
    • 陪伴走出傷痛 迎接信心與希望
    • 延續歷史記憶,經緯編織下傳遞的新希望

花蓮習藝所

習得品牌介紹

花蓮習藝所習得品牌
Seed發音習得,中譯種子,伴隨著芥菜種會七十年來不變的初衷,為你我、為社區撒下愛的種子。1950年代孫理蓮看見原住民教育的需求,創立習藝所,使原民青年習得技藝進入社會。一份永不止息的愛,習藝所發展青銀共創,建造弱勢青年及培力長者,攜手烘焙,設立「習得」品牌,嚴選天然食材、無化學添加,製成細緻綿密的糕餅。習藝所的千歲農場,以安全無毒的自然農法栽植,製成花甜草香的習得茶,營收投入芥菜種會社區工作、兒少安置及國外貧童認養等服務。

習得品牌使命

花蓮習藝所青銀共創
花蓮習藝所熟齡培力計畫
2012年開始,採用社會企業模式開創各式服務,收入所得連結、回應芥菜種會投入的社福事工,實踐助人的社會使命。
本會2020年開始推展的「50+熟齡培力計畫」,即是朝向鼓勵中高齡者重新投入勞動力市場及社區服務場域,善用中高齡智慧及能力,重現創新價值與再造為目標,翻轉退休觀點,重新思考如何能在退休後,讓自己仍有餘裕自由的生活時間、可支配的經濟及保有身心健康等。
盈餘全數投入芥菜種會社會服務工作,讓助人為善的力量永續循環。
整合經濟、環境、社會的議題,企業透過購買、供應鏈、合作等,促進更多「責任消費」;
企業採購除了價格考量,更需要了解潛在對於利害相關人實質影響,讓購買端與製造端持續良善循環。
花蓮習藝所永續循環農業共好
在美味中培力 打造健康人生
近幾年大家極重視「食安衛生」的問題,習藝所藉由手作、健康、安全、公益循環為訴求,選用在地特色食材的商品,營收逐年成長中, 即使在 2020 年因受疫情影響,在手作烘焙商仍能持穩一定的收入。2021 年仍持續開發具有在地特色商品,並連結、採購在地小農原物料,提供優質安全的產品,形成共好農業的循環鍊。此外,除了去年持續發展常態性販售商品 ( 養生習得茶、米製烘焙商品 ) 外,今年更增加及推廣烘焙商品的品項,如手作烘焙餅乾、喜餅禮盒、彌月禮盒等商品。
盈餘全數投入芥菜種會社會服務工作,讓助人為善的力量永續循環。
經濟、環境、社會三方共好共利且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。

習得產品

圖片
習得手作喜餅
圖片
習得年節禮盒
圖片
習得茶
習得手工餅乾
習得手工餅乾

花蓮習藝所

地址:花蓮縣新城鄉北埔路13之1號
電話:(03) 826-0653​
傳真:(03) 826-2377
信箱:service.hualien@mustard.org.tw​
基督教芥菜種會
基督教芥菜種會FB粉絲團 基督教芥菜種會Youtube 成為基督教芥菜種會Line@好友
​Copyright © 2022 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附設社會事業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關於習藝所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習得中秋米月餅禮盒新裝上市
    • 習得禮盒新裝上市
    • ​培力壯世代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重啟技職教育 創造工作機會
  • 場地服務
    • 場地租借
    • 夢想50+咖啡館
    • 孫理蓮紀念館
  • 培育成長
  • 捐款支持
  • 習得品牌
    • 習得禮盒
    • 習得手工餅乾
    • 習得茶
  • 習得夢想號
  • 打工換宿
    • 心得分享 >
      • 打工換宿生活初體驗
  • 愛的故事
    • 走出生命困頓
    • 陪伴走出傷痛 迎接信心與希望
    • 延續歷史記憶,經緯編織下傳遞的新希望